高三数学教学中常见现象:

现象1:教师讲的津津有味,学生听的昏昏欲睡,“满堂灌”现象比比皆是,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。

现象2:课堂教学内容过多,面面俱到,重点不突出;对问题的讲解蜻蜓点水,一带而过,缺少对问题的聚焦。

现象3:复习资料代替教材、教案和学案,按资料按部就班,缺乏整合和取舍。

现象4:对例题和习题的讲解就题论题,只见树木不见森林,忽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。

现象5:试卷讲评课不从学生实际出发,不分难易不分类,每题都讲,一讲到底,缺乏详细讲和略讲的意识。

现象6:数学定义、原理和公式只是简单给出,既不推导为什么,也不与具体问题联系,缺乏数学本质的揭示。

现象7:在问题解决方法的选择上,过度关注预设,忽视生成;重视问题解决方法,但忽视问题间的联系,缺乏反思评价。

现象8:平时检测与练习不少,但检测与练习的时效性不强,缺少做题时间的限制。

现象9:搞题海战术,习题堆积,未进行遴选和整合,缺少整体规划和习题的精选。

现象10:在教学过程中,过多关注题目的类型,过度模式化,从而忽视了共同规律的提升与数学本质的揭示。